很多消費者在挑選紅木家具時,會遇到同一款式風格,同一種紅木材質,同樣件套,但是走了幾個家具市場,得到的價格天差地別,有時候會差好幾倍,是什么原因導致價格的差異?今天就和大家以大紅酸枝紅木沙發為例,分享下導致紅木家具價格差異的四點原因。
原因一,原料摻雜替代材,導致紅木家具價格不同。
大紅酸枝是紅木家具市場里國標紅木用材,學名:交趾黃檀。其名稱來源一種說法是:越南幾國在清朝時,曾被統稱為交趾,那邊多產紅木,所以那邊木材被稱為交趾黃檀。因交趾黃檀原料色澤大紅,紋路絢麗,油性非常好,符合國人對大紅大紫的審美口味,所以在清后期被大量使用在家具制作生產中,又因其在開鋸過程中伴有辛酸的味道,所以也被人俗稱為大紅酸枝。
大紅酸枝從清朝使用至今,砍伐殆盡,早已被列入CITES組織的瀕危物種目錄,被限制交易。所以大紅酸枝市場價格一路走高,好料更是一木難求,市場統貨價格目前在5萬-10萬元一噸左右,大料基本都是一口價格,暫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。
目前市場上,有可以替代大紅酸枝的一種國標紅木,叫做:微凹黃檀。主產于墨西哥,危地馬拉,薩爾瓦多,尼加拉瓜,哥斯達黎加,巴拿馬這6個國家。其中材質接近大紅酸枝的當屬墨西哥微凹黃檀莫屬,其顏色花紋和油性非常接近大紅酸枝,市場統貨價格在3萬-6萬一噸;其它產地微凹黃檀價格約在2.7萬-4萬一噸左右,其色澤要鮮紅,黑筋相對較少,紋路也差一些。所以從原料價格上看,二者原料價格差1-2倍,所以傳導到成品價格,自然也區別甚大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